观汽车科技前沿技术,感智能网联发展脉搏:香港闽侨小学师生汽车科技研学之旅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025年11月10日至11日,香港闽侨小学的20位师生,乘着冬日的阳光来到北京,踏上了一场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安排的汽车科技之旅。此次旅程20位师生分别走入了汽车产业研究机构、生产企业、博物馆,通过观摩、体验、实践的体验的方式,亲身感受祖国在汽车工业,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创新成就。

汽车科普展厅:感受方程式汽车的无限魅力

行程首站,香港闽侨小学师生走入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科普教育基地,学会科普文化与传播部部长路瑞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为大家介绍了学会概况。

在参观过程中,展厅内陈设的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展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流线型车身、碳纤维车身、车身空气套件、车身散热装置、热熔轮胎、快拆方向盘、五点式安全带背后所隐藏的科技密码点燃了大家的探索热情。当工作人员讲解到中国汽车产业在70余年间实现了从学习到并跑,汽车产销量更是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时,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汽车先进技术实验室:了解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无限可能

行程第二站,香港闽侨小学的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可靠的网,实时的云,精准的图构建出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场景,打破了大家对车辆的固有认知。实验室中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工程师技术人员精湛专业的科研场景,将晦涩难懂的前沿科技变得直观可感,激发了同学们对高科技研发的浓厚兴趣。在体验环节,香港闽侨小学师生体验了无人驾驶实验车,沉浸式感受了一把智能网联技术的科技魅力,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对未来的出行方式重塑。

汽车科技实践大课堂:探秘汽车动力电池的科学原理

行程第三站,香港闽侨小学学生走入汽车科技实践课堂,化身“小小科学家”在学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汽车使用的能源开始探索,发现了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差异,并学习电了池的发展史及工作原理,最终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拼装了盐水动力小车,建立了完整的电池电路,对原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活动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于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与认知。

汽车智能制造工厂:发现民族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奥秘

行程第四站,各位师生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员工的陪同下走入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在小米汽车技术展厅大家见证了小米汽车在底盘、电机、电池、车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并通过试乘体验了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座舱方面的长足进步。

在生产线参观环节,机器人自动上料、自动运输、自动组装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震撼了每一位到场的师生。76秒下线一台新车,不止是汽车工程师辛勤工作的结晶,更是新一代汽车人创新发展精益求精的真实写照。

汽车博物馆:追寻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脉络

行程的最后一站,北京汽车博物馆。从经典老爷车到未来概念车,丰富的馆藏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汽车画卷。走入历史长河对比历史与未来,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汽车文化的理解,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巨大跨越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闽侨小学校长表示,这次汽车科技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又富有趣味,让学生大开眼界获益良多,几天的行程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发展与科技创新,为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香港青少年了解国家在汽车智能网联与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校外学习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京港两地在科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融合,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未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在汽车科普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为两岸三地产学研合作搭建桥梁,同时欢迎港澳台青少年参与汽车科技研学之旅,感受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康少璇

审核|殷兴吉

编辑|原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