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与举措成功举行
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承办的第十八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于2018年12月20日在北京职工之家圆满召开。本次沙龙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与举措”为主题,从1. 如何通过集团化(集群化)、市场化、数字化推进期刊建设;2. 应用类学科期刊如何引领学科发展,更好的服务于行业;3. 有助于中国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评价方式;4. 世界一流期刊的团队素养和培养、激励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主旨报告和分组讨论。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期刊出版处处长李芳女士参加沙龙并讲话。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汽车工程》主编葛松林博士主持沙龙。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先生做了题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报告。彭总提出强化政府、产业有效互动,搭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传播平台,为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均民先生做了题为“加快期刊集群化、数字化、市场化步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奠定基础”的报告。他提出学术质量为先导,平台建设为抓手,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市场化和集群化发展为方向,最终部分优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的战略思路。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Engineering》执行副主编吴向先生做了题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中国工程科技创新”的报告。吴主编从个刊的角度谈怎么做好学术引领和服务行业。他指出要基于全球前沿研究成果,瞄准各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学的选题,同时严控质量以引领行业服务行业。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彤女士做了题为“传播科技创新正能量,探索学术传播新服务”的报告。张主任提出期刊发展要把控论文的学术质量,吸引优质稿源,挖掘本土特色原创性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应用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创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植物》执行主编崔晓峰博士做了题为“参照国际标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报告。崔博士介绍了国际化期刊的定义,《分子植物》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实践和英文科技期刊评价的思考与讨论。他们的主要举措有:1.严控论文质量,加强组稿约稿,关注学科热点;2.提高服务,加强国际宣传,打造“品牌”;3.举办/协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国际影响力。
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期刊评价部经理汤丽云女士从“期刊评价”方面做了主旨报告。汤博士介绍了在建设一流期刊评价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她们在期刊评价的创新实践,期刊评价如何最终服务办刊、服务办刊决策。
清华大学出版社副主任陈禾先生做了题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报告。陈主任介绍了清华大学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同时他提出:营造良好的学术编辑氛围,形成互帮互学的局面,提供学术成长的平台,对新老编辑一视同仁、大胆启用新编辑等人才培养的措施。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期刊出版中心总编李耀彪先生做了题为“汇聚编委力量,打造国际团队”的报告。Light作为期刊行业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期刊,他的办刊理念,出刊流程等均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李耀彪总编指出国际一流期刊编辑首先应该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能够把握期刊整体方向、捕捉前沿热点,第二能够融入科研界、参与科学研究探讨,参加科学会议和研究人员进行探讨;第三能独立评判稿件优劣,处理稿件比较自信。
来自32个期刊和数据平台的社长、主编、资深编辑分为5个小组围绕不同的题目开展了3次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包括期刊出版、人才培养、学科引领等等,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有启发性的作用。
- 大家都在看
-
1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许楠:汽车大数据驱动的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效管理与测评技术探索
-
2
第十七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5)在南通盛大开幕!
-
3
粽香伴童趣,温情系家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粽享童趣双节同乐”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
4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一行到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5
关于启动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场景库建设项目的通知
-
6
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廉玉波:《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数据智能应用探索》
-
7
关于开展低空经济领域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的通知
-
8
端午安康
-
9
《电动汽车安全救援友好性设计导则》团体标准启动会在京召开
-
10
关于召开《乘用车安全气囊系统误作用试验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