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课题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
2015年9月11日上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课题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主持,工信部装备司瞿国春副巡视员,工信部装备司汽车处佘伟珍处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付于武理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欧阳明高教授、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开国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许艳华副秘书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吴志新副主任、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赵福全院长、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方驰主任,以及来自行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的超过150位专家参加了本次启动会。
首先,张进华秘书长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背景和课题进展情况,付于武理事长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的前瞻性、重要性以及实施要求发表了重要讲话。接着,中汽学会侯福深副秘书长从课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课题组织方式、研究进度安排等几个方面对课题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汇报。随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的7个专题小组的组长或代表李开国、吴志新、欧阳明高、公维洁、崔厚学、肖成伟、张宁等分别对本专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别就7个专题小组的实施方案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各个专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边界、组织方式、专题间协同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然后,瞿国春副巡视员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首先,他强调了“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国际社会引领产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其次,他着重从三个方面指出“我国开展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编制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紧迫”,一是开展技术路线图编制是应对未来产业技术深刻变革的重要举措;二是持续深入开展技术路线图研究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之一;三是技术路线图研究成果是国家重大创新项目布局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最后,他对本项研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强调对标国际,为实现汽车强国提供指引;二是要强调广泛、深入参与,实现产业协同;三是要强调体现行业发展要求,服务于政府决策和企业创新;四是强调对技术路线图的动态评估,定期修订和发布。
最后,张进华秘书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他强调,希望各个专题小组要认真落实瞿司长提出的对标国际、多方协同、需求导向、动态评估的四个要求,吸纳会上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尽快修改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同日下午,作为课题启动会的一部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技术路线图同步召开了相关专题会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及支持措施专题研讨、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及支持措施专题研讨和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培训会,三个专题会议分别有40-50位代表出席会议,各专题会议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课题背景:本项课题研究受工信部装备司委托,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行业力量开展的一项大型联合研究,是“《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延续、拓展和深化,包括一项总体研究和七项专题技术路线图研究(分别为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七个细分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强国的战略转型中,识别支撑我国汽车产业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研发需求,制定汽车行业整体的技术路线图,对于未来国家创新资源的安排布局,以及引领行业技术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各研究小组的牵头单位和课题组组长已确认,其中,总报告研究的牵头单位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长为张进华;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专题研究的牵头单位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组长为李开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长为吴志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由清华大学牵头,组长为欧阳明高;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研究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长为李克强;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研究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分会牵头,组长为邹恒琪;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研究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长为肖成伟;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研究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长为张宁。
截至目前,本项研究共邀请到来自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科研机构、大学、行业组织及来自能源、材料、信息等相关产业的约80家相关单位的240位专家的参与,各项研究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12月底将有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等部分重点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发布,至明年4月份,将全部完成一项总体研究和七项专题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
-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