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华:汽车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多领域突破应用;以低碳、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清洁能源技术加速全球能源变革;以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为抓手的产业变革加速全业态演进。产业之间、技术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产业技术创新呈现多点突破态势,正在引发新的科研范式革命和多技术群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汽车产业具有规模大、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技术集成度高等特点,正逐步成为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载体和应用先导。

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就“汽车技术融合发展趋势”这一话题,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当前,以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汽车产业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持续加速转型进程,新一代信息通信、绿色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新技术正在成为构建新一代汽车技术体系的关键使能和赋能技术,汽车发展呈现车能融合、智能互联、智能共享多领域融合发展的鲜明特征。

一、车能融合加速汽车电动化转型,带动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变革。

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汽车的碳排放接近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实现碳中和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主要汽车强国和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相继发布碳中和战略,以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的电动化转型成为汽车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汽车产业在推动自身低碳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上游车用能源体系的变革和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能够通过实时高效的车网互动,强化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促进随机性、波动性强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带动上游能源系统清洁低碳发展,有助于电力系统绿色化。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存储、高效输配、清洁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在相关产业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助力构建氢能社会。

二、智能互联成为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先导和牵引。

汽车智能化发展进程将超出我们最乐观的预期。其推动力:一是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技术的推动;二是消费者对智能化带来的优良驾乘体验的特别喜好;三是城市发展对智慧、安全、高效出行的需求提升。当前,各国、各企业均在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而基于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的“车-路-云-网-图”数字互联、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等车网融合技术,则因为其能够为单车智能提供超越感知视野的认知智能,推动道路交通各参与主体实现运行协同,为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的交通出行提供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也为构建高效、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智慧城市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智能共享出行是未来新型汽车产业生态的平台和枢纽,也将成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力量。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共享经济发展日益成熟,汽车消费将由购买汽车转变为购买智慧出行服务,汽车产业的需求模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带动传统汽车产业流程发生重大变革,产业组织重心和价值链将从产品制造向提供移动出行服务转移,汽车产业将经历一次产业格局的调整与重构。

同时,随着汽车由信息孤岛变为移动的数据终端和万物互联的关键节点,汽车将由满足代步需求的交通工具变为支撑多样化智能生活的移动数字空间,进一步促进汽车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在这一进程中,汽车产业将由传统单一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向跨行业产业链编制的网状智能共享出行产业链群的方向发展。除了汽车企业、供应商和经销商以外,信息通信技术企业、新兴硬软件科技公司、新的运营商、服务商、内容商等将以技术融合为牵引,加快融入汽车产业,共同构建以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业态。

当前,我国汽车技术创新正在从以学习和追赶为主的发展阶段迈向“节能汽车技术跟跑、新能源汽车技术并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跑”的发展新阶段,汽车强国建设也进入从市场需求引领的点状技术突破转向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引领的系统能力提升关键转折点。通过融合创新,突破产业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掌握引领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是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望未来,汽车产业亟需突破创新边界,以融合创新支撑实现汽车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升级再造。

一是顶层战略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顶层规划引领作用,跟踪汽车及相关产业科技创新趋势,定期评估产业创新发展愿景和战略定位,动态调整和优化产业技术路线图,以创新战略引领和加速产业技术融合创新。

二是科技创新筑基。以新材料、新器件技术协同研发创新,支撑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驱动电机、新体系燃料电池等前沿布局新需求,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车辆智能控制操作系统、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决策规划、V2X、云控平台技术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研发,以技术融合创新支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场景驱动落地。开展燃料电池汽车与氢能制、储、运、用联合协同示范,共同构建清洁高效氢能社会落地发展新模式;开展车网互动、光储充协同等协同示范,带动电网供给侧与车端需求侧面向能源系统转型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开展自动泊车、智能共享出行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商业化示范,推动高水平“车-路-云-网”协同,以典型场景示范驱动融合技术落地。

四是创新平台支撑。依托国家和地方级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创新机构,推动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以新型创新平台支撑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跨产业、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五是交流平台赋能。面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泰达论坛、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等平台的纽带作用,聚焦政策法规协调、前沿技术交流、应用模式研讨、产业协同对接等技术融合创新需求,进一步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跨界协同创新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取得先发优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先,加之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为汽车产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仍需各方共同努力协作,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共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