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汽车大赛”赛事回顾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017年11月17日晚,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在襄阳梦想方程式赛车场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圆满落幕。本次大赛首次在襄阳实现“三赛合一”,吸引了128支车队参赛。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无人驾驶组赛事。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的七支车队携各自的无人驾驶赛车参加。经过7天激烈的比拼,北京理工大学夺得总冠军,捧起首届AIWAYS杯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的冠军奖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吉林大学分获亚军和季军。

无人驾驶组赛事以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为基础,参赛队伍要自行制造一辆既能有人驾驶又可无人驾驶的方程式赛车,既要符合电动方程式赛车基本规则也要遵循新颁布的无人驾驶赛车规则。同时,赛事依旧采用原有“动态赛+静态赛”模式,其中,动态赛包括直线加速(纯自主)、8字绕环(纯自主)、高速循迹(给定路径);静态赛包括设计答辩(赛车设计+无人驾驶系统设计)等多个项目比赛。

11月11日,AIWAYS杯2017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FSAC)正式拉开帷幕。当天,车队将赛车推入车检区进行严格的车检,各车队和工作人员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11月13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两支车队率先完成了车检,成为A组(通过车检)的车队,进入场地进行制动测试。其余五支B组车队也陆续进入制动测试区进行测试。

 

 

下午4点,北京理工大学的赛车“灰鲨”率先通过制动测试,进入直线加速赛道。在紧张的调试后,最终取得了7秒89的成绩,获得直线加速第一名,哈工大(威海)以7秒94的成绩紧随其后。吉林大学作为B组中唯一通过制动测试的车队,克服天空渐暗的影响,顺利完成了直线加速的测试。

随着夜幕临近,完成直线加速的车队开始进入高速循迹的环节的比拼。高速识别循迹测试考验无人驾驶赛车在给定路径上车辆控制稳定性与赛车动态的响应速度。比赛开始后,车队队员可以手持信息采集装置或推着赛车在赛道内行驶采集信息;采集结束后,赛车驶入赛道,完成自主驾驶比赛。

北京理工大学第一次驶入赛道后,由于对采集点数量的把控失误,未能冲过终点;但经过车队同学的紧张调试后,在第二次比赛中以51秒的成绩完赛,是全场唯一完成高速循迹比赛的赛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车队进入赛道之后,5点钟已经渐暗的天色给识别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遗憾未能完赛。

CJH_0922 

IMG_9684 

15日,赛事进入静态赛——设计答辩。各车队代表首先对各自的赛车进行了总述,随后裁判与感知、电控、机械各系统的负责人深入交流,对七辆赛车进行了全面评估。裁判对各车队在赛车改装、制造理念、感知识别等方面展现出的热情和努力,答辩中展现出的专业性表示了肯定,并就各车队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队员们表示,各车队在答辩中积极讨论,相互学习,最终收获良多。

IMG_0147 

 

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吉林大学参加了8字绕环项目的决赛。早上,赛场下起了蒙蒙小雨,对识别与感知系统增加了不少困难。北理工发挥稳定,以零扫桩的完美表现完成比赛,取得8字绕环项目第一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过队员们的努力调试,最终也顺利完成比赛。

同时,襄阳市政府秘书长王忠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爱驰亿维CEO谷峰等一行领导前来在现场观看了无人驾驶组比赛,并与裁判、队员们进行了交流。

最终,经过七天的激烈比拼,北京理工大学以包揽所有单项第一名成绩获得总冠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表现优异获得亚军,吉林大学获得季军。至此,首届AIWAYS杯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落下帷幕。

在这七天的比赛中,作为国内第一批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车队,七支参赛车队都经历了重重考验,无惧困难创造了中国大学生首批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希望在接下来的赛事中,能有更多的院校和企业关注,促进赛事的发展。相信明年的比赛会更加顺利和精彩!

2018年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现已启动,更多赛事信息请关注官网http://www.formulastudent.com.cn/。

赛事规则、技术与合作咨询:

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规则委员会 秘书:殷兴吉(yxj@sae-china.org),倪俊(nijun_bit@163.com)

赛事报名咨询: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系列赛事 联络官:王美子(wmz_fs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