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理事扩大会议现场报道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成果利用

——2014“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理事扩大会议现场报道

Focusing on key areas,increase the products using

——Report on 2014 enlarged council meeting of China Innovation Alliance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e Equipment

2014年11月5日,“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理事扩大会议于上海通茂大酒店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韩镭先生主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苏铮先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卢秉恒先生、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杜兵先生、联盟秘书长王金友先生等出席此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还邀请了多家参与04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的企业做工作经验分享和项目申报报告,并和与会专家一起进行了04专项、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项目建议讨论会。

 

04专项工作计划及“十三五”规划方案介绍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苏铮先生

04专项2015年计划安排提前一年就已经开始部署,今年4月份2015年的课题申报指南已经发布,9月份04专项2015年度方案已经上报至财政部,其中上报课题共28项,总经费32亿,目前正在等待财政部审核。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04专项2015年度方案要体现聚焦的原则,即把专项的资源聚焦到重点领域和专项成果。

苏铮先生特别讲到,除上述工作外,近期的重点工作主要还有两项。其一是04专项“十三五”实施计划和方案调整。“十三五”实施计划聚焦的重点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其他重大专项提出的要求等,另外,还要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的内容,落实智能制造装备,计划将机器人、增材制造纳入“十三五”规划方案中,目前正在研究具体措施。其二是编制专项成果目录,即将已经验收的200多项专项技术和产品编辑成册,并对专项的成果做梳理和总结。此举不仅能使实施方案的调整更顺利的进行,而且此次专项成果目录还会与国防军工方面有相关合作,以更好的利用专项研制出的成果。

最后,苏铮先生表示,除进一步做好聚焦工作之外,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专项目标,多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化的项目建议,争取近早的实现“十三五”计划的各种目标,使用户满意,也要让共同参与这个项目的企业和相关人员满意,同时也十分感谢联盟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在专项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中国汽车产业十三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

付于武先生首先讲到自主品牌发展和核心技术的问题,中国汽车在经过爆发式增长后,经历了12连降,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过关,控制器、增压器、电喷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都是被外商占领市场,虽然中国汽车连续5年产销第一,但是竞争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针对这种状态,付于武先生讲到,首先,中国的轿车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其次,突破核心技术、培育零部件小巨人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而在这方面上,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很大的进步,例如8AT自动变速箱和高压共轨的成功研制,就是对汽车产业的重大贡献,而这也是深入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硕果,因此要继续深入地进行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加强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另外,04专项对关键技术的引领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机床行业、装备制造业对汽车产业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付于武先生还谈到了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和互联网等热点问题。新能源汽车是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能源,包括如CNG、LNG等替代能源,商用车的新能源就是天然气。新能源汽车要坚持多元化发展,其中应特别关注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从国际市场的表现看,美国、德国、日本出口量都在50%以上,巴西20%,印度13%,中国不到5%,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差强人意。国内汽车企业要争取广泛的国际合作来打开国际市场,通过国内重组、国际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探索以我国为主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合资企业的产品要争取出口,自主汽车企业要在质量、品质管理上脱胎换骨。另外,在现今这个大数据时代,汽车产业也要拥抱互联网产业,实现两个行业的相互合作与共赢。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要向其他产业学习,例如高铁、装备制造业等,借鉴其创新轨迹,加速发展,打造民族品牌。

最后,付于武先生表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面前,就汽车而言,能源、轻量化、车联网就是三个新的技术方向。希望汽车企业在新的方向上,跟踪发展,形成后发优势,同时继续深入地进行产学研用,培育汽车人才。另外,政府对汽车产业也要简政放权,从事前管理到事中、事后的监管,把产业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给产业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是产业最大的期盼。

中国制造2025与高端制造装备的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卢秉恒先生

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智能制造VS德国工业4.0,预计2025年进入第二方阵国家,2045年进入第一方阵国家。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我国高端机床主要依赖进口,为此国家设立了04专项,04专项从实施至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研制的30多类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为核电、大飞机、高技术船舶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关键制造装备。截止2014年6月底,04专项共安排514项课题,148项课题已验收,专项研发各类新产品共计2447项,新增产值505亿元。总体来说,04专项已完成阶段性预定目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正在逐渐显现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改变了机床企业不重视工艺研究的状况,引领企业进入了创新状态,但成效还不足以支撑专项的总体目标,产品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04专项“十三五”实施计划的思路是:聚焦航空航天、汽车两大领域;围绕专项核心技术,加强验证与示范应用;打造机床企业、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的配套链;加强共性技术与产品、示范基地的融合;深入用户工艺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其中汽车领域的重点包括:汽车发动机高效、柔性加工示范生产线(包括可靠性、在线检测、高效刀具、数控系统);汽车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示范应用(包括大型伺服冲压装备开发);自动变速箱关键零部件(箱体、齿轮的成形与加工)装备及生产线开发。

卢院士还着重讲到了协同创新中心,其是高校和企业以1+3+X的方式组建,人员互换互派,协同研究新技术,以更好的完成项目开发,并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法是协同高校、企业和海外高校三方导师指导。最后,卢院士表示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协同创新中心,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并培养出装备制造业领军人才。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及应用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杜兵先生

智能制造技术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数字化技术的综合集成,其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零部件机器人制造、零部件智能检测、机器人生产线、数控生产线、机器人包装线、AGV运载车与智能仓储、自动化柔性化装配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等。

当前世界各国都对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高度重视。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将推出“机器人裁缝”。它的成本更低,从而可以打败“中国制造”。美国由此可以扭转每年用1000亿美元逆差从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服装的尴尬。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数量约6万余台,只占日本10%,德国25%。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劳动力成本将快速上升。2013年3月,浙江省提出全面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山东、广东、江苏、 湖北、辽宁、福建、京津冀地区也都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战略。预计2至3年后中国机器人行业将开始爆发性增长。

最后,杜兵先生讲到,当前我国智能制造的主要任务:提升我国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绿色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我国就业人口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和现代化的建设。

联盟秘书处工作汇报

——联盟秘书长王金友先生

王金友先生对联盟的工作做了简短的总结。截至2013年底,04专项上报项目共18项,其中通过汽车工程学会上报的项目12项,经过2014年评审后,获得支持的项目4项。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共策划了3个项目。

联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根据“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设立联盟2015年工作计划,继续申请项目支持,并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调研,争取在零部件企业和制造设备商之间架起桥梁,以提高零部件企业的装备水平。

联盟自成立至今已经7年时间,是汽车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王金友先生对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忠心地感谢,同时也希望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平台,多参加联盟的活动,获取更多信息。

随后,各企业代表也与大家进行了工作经验分享,并做项目申报报告。

不知不觉中,会议在专家和各企业代表的精彩报告中成功落下了帷幕。04专项实施至今,在产学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期待04专项取得的成功硕果早日带领中国实现强国梦,完成从制造大国到智能制造的转变。

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申报指南,共计课题29项,其中涉及汽车专项的课题8项:汽车发动机铸铁缸体缸盖生产关键设备示范应用;高硅铝合金无缸套发动机缸体关键制造技术和装备研究及示范应用;中重型车用变速器壳体柔性加工生产线示范应用;大型全伺服冲压生产线示范工程;发动机关键零件加工线成套刀具的应用验证与示范;精密工具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二期);国产中高档数控车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示范;汽车齿轮高效精密磨削砂轮/工艺的应用示范。